2025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为进一步增强化学化工学院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在突发火灾和危化品泄露中的自救、逃生、疏散和防灾减灾等应变能力,掌握正确的火灾报告方式,熟悉危化品事故的处理方法,学院于11月5日组织师生参加消防应急疏散及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李清湘担任总指挥。
此次演练分为消防应急疏散、起火初期灭火、危化品泄漏应急三个演练科目。师生们踊跃参与、动手实操,强化了面对突发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锻炼了火灾扑救与危化品处置的实操本领。
一、活动流程
在应急疏散演练撤离信号发出后,全体学生在楼层引导员的指引下,手持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低姿,从就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迅速抵达纺化楼前空地。班级负责人全程跟进,及时清点人数,确保无一人遗漏。
保卫处副处长徐友飞为应急演练作点评。他指出,化学化工学院此次演练紧扣学科特色,主题鲜明、组织周密、流程规范,达到了以练促学、以练提能的预期目标。他建议学院后续持续将应急演练常态化、精细化,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强化跨部门、跨环节协同联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在起火初期灭火演练环节中,于小冬老师示范了干粉灭火器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了灭火器“提、拔、握、压”核心操作要领。随后,他组织师生分组开展油盆灭火实操演练,让大家在亲手操作中提升初期火灾应急处置与实操应用能力。

在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环节,实验中心主任张跃华老师全程指导。师生规范穿戴防护服后,相互核查穿戴合规性,随即以围挡划定泄漏警戒区,用吸油棉吸附地面泄漏液体。吸附完毕后,均匀撒布强烈吸附剂,再对污染物进行规范收集。所有处理结束后立即至应急喷淋区清洗手套,按流程脱下防护服。在场师生踊跃参与实操,掌握了酸性液体泄漏的规范处置流程与方法。

二、活动总结
此次消防应急疏散及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圆满成功。李清湘书记对本次演练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要强化协同联动效能,进一步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优化跨部门、跨群体的沟通响应机制,减少衔接空隙;二是要丰富演练场景维度,可增加多类型危化品混合泄漏、复杂火情叠加等实战化场景,提升师生应对复杂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三是要演练常态化,将应急技能培训融入日常教学科研,通过定期复盘、反复实操,巩固演练成效,让安全技能成为师生本能反应。

通过此次演练,师生直观感受到了火场与危化品泄漏的巨大风险,掌握了灭火器操作、危化品泄漏处置的标准规范流程,以及火灾预防与自我救护的核心技能,消防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构建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实验室生态夯实了安全根基。
保卫处、实验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和科室莅临现场指导。学院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体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演练。(学工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