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详见附件
2026年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培养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2025年6月
科目名称 | 有机化学 | 科目代码 | 733 | |||
考试范围及要点 | ||||||
I.考试性质 有机化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是否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是否理解有机物的结构理论、有机反应机理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要求学生通过有机反应原理、规律、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在有机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法和原则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有机化学理论考试涵盖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制备、有机化学实验等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机化学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有机化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有关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学反应规律和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实验操作技能。 (3)运用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解释和论证有机化学反应的规律,进行有机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重点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结构与性能关系、应用等。 (4)要求能用现代物理及化学的理论知识,认识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共价键的本质,深刻认识有机化学分子结构与化学物理性质的密切关系和变化规律。 (5)要求掌握有机反应类型、方法学,能进行有机化合物分子设计合成,能从电子结构层次上认识有机化学动态反应过程,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质。 (6)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的方法,具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能够掌握现代仪器的原理及操作使用, 用于有机化化合物结构鉴定、反应机理的研究等。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及有机化合物性能 约25 % 有机化学反应基础理论 约35 %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分子设计合成与应用 约40 % Ⅳ.试卷题型结构 命名题、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合成题、反应机理题。 Ⅴ.考范围及要点 有机化学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立体异构现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结构与反应性能的关系,有机结构理论及重要有机反应机理,有机波谱学、涉及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有机合成、杂环等。
碳的sp3、sp2、sp杂化轨道。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Lewis酸碱理论,八隅体结构。
烷烃的命名(包括六个碳以下的烷烃的英文命名)。碳链异构,伯、仲、叔、季碳原子,伯、仲、叔氢原子,乙烷与正丁烷的构象(定义、稳定性及两种书写形式)。烷烃的结构特征:σ键。卤代反应的自由基反应机理,伯、仲、叔氢的反应活性,伯、仲、叔碳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
脂环烃的命名(单环、螺环与桥环),环烷烃的取代、氧化、加成反应(三元、四元环的开环加成)、五员、六员环烯烃的加成和氧化(反式加成)。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环己烷的优势构象,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规律。环烷烃化合物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异构)。十氢萘的顺反异构。
烯烃的结构和命名,顺反异构(产生条件,构型标记),π键的特征。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加卤素、卤化氢、硫酸、次卤酸、加水、硼氢化)及其机理,马氏规则及理论解释,烯烃与HBr加成的过氧化物效应,烯烃的氧化(环氧化、被KMnO4和臭氧氧化)。烯烃α-氢的反应:卤代、氧化。
炔烃的结构和命名,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加氢、水合、加卤素、卤化氢),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炔氢的酸性和炔化物的生成。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及其对体系化学性质的影响(π-π共轭、p-π共轭、超共轭)。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反应及机理。离域体系的共振论理论,共振杂化体的书写及稳定性判断。
苯的结构特征。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和Friedel-Crafts反应),苯环的氧化及苯环侧链的取代及氧化。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定位规律(两类定位基、活性及其应用)及理论解释(共振论和过渡态理论)。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芳香性及休克尔规则。
伯、仲、叔卤代烷的结构,卤代烷、烯的命名,卤原子作为取代基的英文名称。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被-OH,-CN,-NH2,-OR等取代),亲核取代反应机制(SN1、SN2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烷基、卤素、亲核试剂和溶剂极性)。碳正离子的重排,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及邻位效应。消除反应及Saytzeff规则,消除反应机理(E1和E2),消除与取代的竞争(烷基结构、亲核试剂、溶剂和温度影响的一般规律)。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中的立体化学。
醇的分类和命名,伯、仲、叔醇的结构。醇的化学性质:与Na反应,卤代烃的生成,与无机含氧酸成酯,脱水成烯,氧化与脱氢(选择性的氧化)。邻二醇类的特性(与过碘酸反应,频哪醇重排)。酚的命名,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酸性、与FeCl3显色、成酯、成醚、Claisen重排)。
醚的结构和命名,醚的化学性质:质子化成盐,醚键断裂,醚的过氧化。三员环氧化物的开环加成反应及其反应机理(酸催化和碱催化历程)。醇和醚的制备(Williamson法合成醚)。
醛、酮的结构和命名,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加HCN、NaHSO3、加ROH(半缩醛、缩醛、缩酮的生成)、加金属有机试剂、加氨的衍生物、加Wittig试剂;亲核加成反应机理。α-氢原子的反应:醇醛(酮)缩合(自身缩合,交叉缩合、分子内缩合,芳醛与脂肪族酸酐缩合)、Mannich反应,卤化反应和卤仿的生成。氧化反应:被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氢化,被LiAlH4、NaBH4还原和Clemmensen还原,Cannizzaro反应。
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原理。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常见质子的化学位移范围。自旋偶合裂分的一般规律。质谱在结构测定中的作用。红外光谱的一般原理,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与分子的振动的关系,各类有机物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大致范围。能综合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等谱图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羧酸和取代羧酸的酸性(电子效应对酸性的影响);羧酸衍生物的生成及反应机理;羧酸的脱羧和脱水;α-氢原子的卤代。羟基酸的性质:酸性和脱水。 酰基的亲核取代:水解、醇解和氨解及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影响“三解”反应活性的因素)。还原反应(LiAlH4、钠-醇、Rosenmund还原),与格氏试剂的反应。酰胺的Hofmann降解反应。利用Gabriel反应制备伯胺。
胺的分类和命名(伯、仲、叔胺,季铵盐,季胺碱)。胺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碱性与成盐(溶剂化、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影响),烃基化、酰化与磺酰化,与亚硝酸反应,胺的氧化,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重氮盐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取代(放氮)与偶联(保留氮)反应,胺的制备,季铵盐和季铵碱的结构性质和应用(Hofmann消除规则)。 | ||||||
试题结构: | ||||||
主要包括命名题、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合成题、反应机理题。 | ||||||
参考书目名称 | 编者 | 出版单位 | 版次 | 年份 | ||
《有机化学》 | 徐寿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第二版 | 2014 |
2026年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培养单位:南通大学 2025年6月
科目名称 | 无机化学(一) | 科目代码 | 832 | |||
考试范围及要点 | ||||||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分压定律、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了解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晶体和非晶体、对称性、晶体和点阵、晶系和点阵型式、晶胞等基本概念。
了解热力学概况;掌握系统与环境、热与功、状态与过程、热力学标准态、状态函数等概念;掌握热力学能、焓、自由能、熵的概念,建立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自由能和标准摩尔反应熵的概念,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掌握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焓、反应熵和反应自由能;建立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的概念并用以计算反应焓和反应自由能,利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进行计算(非常温下的反应自由能的估算、热力学分解温度或反应温度等),利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进行计算(非标准态反应自由能的计算和反应温度的计算等)。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掌握阿仑尼乌斯公式及有关计算;掌握用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讨论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碰撞理论及过渡态理论。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熟悉各种不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掌握有关化学平衡方面的计算;掌握浓度、分压、总压和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初步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掌握确定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特别是价电子层构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切实把握其正确含义。要建立元素周期律、周期系、周期表、周期系的基本概念,能根据元素的电子组态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根据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电子组态;掌握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的物理意义及其周期性变化规律。
了解路易斯结构式;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并能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掌握建立在量子化学基础上的价键理论,σ键、Π键以及杂化轨道理论并解释多原子分子的形成及空间构型;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了解大Π键概念以及等电子体的概念。
掌握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氢键;掌握离子的特征、离子键、晶格能、离子晶体的基本类型;掌握离子极化的基本概念以及离子极化对化学键型和化合物性质的影响。了解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了解原子晶体和混合晶体。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酸碱的共轭关系;了解水的离子积和pH定义;会进行有关水溶液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了解缓冲作用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概念及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的书写;掌握溶度积原理,会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会进行溶度积与溶解度间的相互换算;掌握同离子效应及对难溶化合物溶解度的影响;会进行金属氢氧化物、难溶硫化物沉淀与溶解及离子分离的有关计算。
了解氧化数的定义、确定元素氧化数的经验规则;掌握氧化还原半反应及总氧化还原反应式的书写及配平;了解半电池的概念,掌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写出原电池的电池符号,能确定原电池正负极,会书写电极反应式;了解标准氢电极的构造、标准电极电势,原电池电动势;会利用能斯特方程进行相关计算;能读懂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掌握配合物的定义,掌握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键、配位数等基本概念;了解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会进行有关配位平衡中各物种浓度的计算。
了解碳单质的性质;掌握碳的含氧化合物的性质;了解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掌握锡、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和用途。
掌握氮、磷、铋的单质及其氢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了解氧族元素的存在、氧族元素的基本性质、氧族元素的电势图;了解氧气单质、氧化物、臭氧的性质及用途,掌握过氧化氢的制备、性质及用途;了解硫的同素异形体、硫化物和多硫化物、硫的其他化合物,掌握硫的重要含氧化物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了解卤素价电子层结构特征、卤素原子的物理性质、卤素的存在、学会看元素电势图;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卤化氢和氢卤酸的制备与性 质;了解卤素氧化物、掌握含氧酸及其盐的制备性质和用途;会用ROH规则或鲍林规则解释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碱性及其递变规律;了解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拟卤素。
了解铜副族元素的通性、金属单质的存在、冶炼、性质和用途;掌握氧化数为(Ⅰ)、(Ⅱ)的铜化合物及Cu(Ⅱ)与Cu(Ⅰ)的相互转化;了解氧化银、硝酸银、卤化银、铜和银的配合物性质;了解锌副族元素通性、金属单质的存在、冶炼、性质和用途;掌握锌副族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配合物的性质及Hg2+与Hg22+相互转化。
了解过渡元素的电子构型、氧化态、离子半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合离子的颜色,过渡元素的配位性质;了解铬副族元素存在、发现、冶炼、性质和用途,掌握氧化数为(Ⅲ)和(Ⅵ)的铬化合物制备和性质;了解锰副族元素存在、冶炼和性质,掌握氧化数为(Ⅱ)、(Ⅳ)、(Ⅵ)和(Ⅶ)的锰化合物制备和性质。 | ||||||
试题结构: | ||||||
主要包括问答题和计算题 | ||||||
参考书目名称 | 编者 | 出版单位 | 版次 | 年份 | ||
无机化学(上、下册) | 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第五版 | 2024 |
733有机化学2026年考试大纲(1).doc
832无机化学(一)2026年考试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