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基础教育衔接高等教育贯通路径,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体系,4月11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亮一行前往江苏省宜兴中学签署合作协议,举行“优质生源基地”授牌仪式。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陈婷婷,副部(处)长顾亚梅,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清湘,国家级人才、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马海燕,江苏省宜兴中学校长缪德军,副校长陈广胜参加活动。
华亮对宜兴中学近年来向我校持续输入优质生源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南通大学办学历史和理念、当前学校融合发展战略和态势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和成效。他充分肯定了宜兴中学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认为宜中和通大共同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双方应以此次合作为纽带,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共同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孕育创新应用型人才,赋能地区经济发展。
缪德军代表师生对华亮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宜兴中学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及近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的突出成果。他表示,此次与南通大学共建“优质生源基地”,是对宜兴中学教学成绩和育人成效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与高校协同育人的融合创新路径,为南通大学输送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科研潜质的优秀学子。
李清湘介绍了化学化工学院ESI学科建设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她表示学院正致力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推广,积极探索“双高联动”合作,搭建“化学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研讨平台,进一步拓展与中学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会上,华亮向江苏省宜兴中学授牌,陈婷婷与江苏省宜兴中学签署《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书》。国家级人才、化学化工学院马海燕教授为宜兴中学学子开设主题为《新材料新未来》专题祈通讲座。马老师以清末状元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传奇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纤维材料制造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和其从传统工艺向现代科技转变的脉络,深入剖析了大直径聚合物单丝的成形技术和广泛应用领域,以及当前我国该技术依赖进口的现状。马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创业经历,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树立科技报国理想,助力强国建设。(张函琦)